購買和順堂優質健康產品滿$200豁免標準運費。

【和順醫藥Q&A】小兒頭針有助提升專注力

小兒頭針有助提升專注力

【和順醫藥Q&A】小兒頭針有助提升專注力

小孩子有愛跳愛跑的天性,一旦整天動過不停,又或異常安靜,難免令父母感到擔憂。以下的個案,一對疼愛孩子的父母見兒子行為異常,立即帶他求診,發現兒子有自閉症及有專注力的問題,由朋友口中得知中醫針灸可以幫助改善,故此想了解多一點治療詳情。

父母疑問:

我兒子今年3歲,平時不喜歡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,與外人眼神接觸少、面部表情冷漠、易激動、緊張、躁動不安、 晚上睡眠差,容易驚醒。

我們帶他看西醫説是自閉症及專注力不足。聽朋友講,中醫針灸可以治療小兒自閉症。所以我想諮詢一下中醫治療自閉症的原理是什麼?效果怎樣?針灸痛唔痛?針頭是否有危險?

專業中醫師解答:

自閉症是一種大腦功能發育障礙性疾病,患者通常在3歲前表現出嚴重的語言、智力、睡眠、交往及生活自理能力的缺陷。

目前現代醫學尚未有確認的根治方法,亦未有就最佳治療或訓練方法達成共識。主要治療方向為早期識別診斷和評估,並配合教育及訓練、社會調適及家長支援。

治療方向:在頭部施以針灸(簡稱: 頭針)提升專注力

在中國傳統醫學中,便有以小兒頭針為主的方法治療自閉症、專注力不足/過度活躍症等小兒腦病的方法,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。

中醫認為,自閉症屬中醫「五遲」範疇。其病因病機主要為先天不足,腎精虧虛,心竅不通,神失所養,肝失條達,升發不利,其病位在腦,同心、肝、腎三臟有密切聯繫。針對這些病因,中醫發展出專門的「小兒頭針」治療方式。

頭針操作安全:

小兒頭針是通過針刺頭部穴組治療兒童自閉症的獨特方法。頭為諸陽之會,任督二脈又通陰陽,選用頭部穴位,可以平衡經絡系統,調整臟腑功能,使氣血運行旺盛,腦絡得養,達到治療目的。

現代醫學研究發現,自閉症患兒額區和顳區血流量明顯減少。而大腦額葉與智力關係最為密切,顳葉為語言中樞所在。通過針刺頭部額區和顳區相關穴位,可以促進腦組織的修復,調整血流變功能,改善腦血循環,可以改善語言中樞的功能。同時使神經衝動傳導加快,增加大腦皮層突觸數量與品質,從而改善智力水準。

兒童接受頭針效果良好

經過多年的臨床觀察研究,自閉症患兒經過頭針治療及必要的訓練後,有明顯改善。根據相關文獻報導,針灸治療小兒自閉症整體有效率在70%以上。包括:

1 明顯增加自閉症兒童的目光對視,眼神交流

2 減少衝動和行為異常,減少刻板動作

3 改善肢體運動與平衡功能,提高記憶力與智力水準

4 在人際交往能力、 智力水平、言語功能、 生活自理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方面都得到了顯著提高。

醫案:

曾治療一名患有專注力不足的6歲男童。他有過度活躍的問題,晚間睡眠差,容易驚醒,不能專心上堂,喜歡蠕來蠕去。經診斷發現他體內陽熱過盛,邪熱擾動心神。問診得知他平時喜歡吃薯片、朱古力等熱氣食物,大便秘結,而且面臨升小學,壓力較大。中醫角度,心主神明,小兒為純陽之體,過食熱氣食物引起胃熱,胃熱熏蒸擾亂心神。加上學業上壓力,令肝氣鬱結,鬱久化火,令他躁動不安。於是對他採用針灸治療,毋需服用中藥。針灸選取內關、神門、太衝、百會、四神聰、神庭等穴位。每週2次,每次20分鐘,經過三個月共計20次針灸治療後,媽媽反映他的專注力和睡眠質素有顯著改善。可以坐定定上堂,晚上睡覺驚醒次數明顯減少。

父母毋須擔心

至於父母比較關心的針灸頭部是否有危險?操作時小孩痛不痛?

一般來說,幼童2歲左右,顱骨已經完全閉合。因為有堅硬的顱骨保護,所以針灸並不會傷及大腦。 而且所用的穴位也沒有粗的神經幹及大的血管,因此,針灸也不會引起神經與血管損傷。但由於頭皮血管豐富,偶爾會不可避免地刺到微細血管,引起出血。只要稍加按壓便可止血,不用擔心安全問題。

為小朋友做頭針,會選用很細幼的針 ,通常選用直徑為0.15mm的幼針, 痛感與蚊咬相當, 臨床上大多數小朋友都可以接受。而且用針屬一次性使用即拋棄,不會重用,家長可以放心。

中醫藥資訊提供:

和順堂註冊醫師

郭長春中醫碩士

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碩士
天津中醫藥大學醫學學士(中醫學)
香港註冊中醫師

提提您:

由於各人身體狀況不同,父母對孩子的表現有任何疑問,應帶同孩子向專業註冊中醫師請教及查詢, 讓醫師提供專業的診斷及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。

和順堂將軍澳日出康城The Lohas康城分店特設「提升專注力針灸」(大人及小孩均合適),針對症狀包括:記性欠佳、健忘、尤其改善兒童專注力不足的情況。

歡迎致電康城分店查詢詳情:39529848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和順堂顧客服務熱線: 3952 6868

店舖網絡 : https://wellsoon.hk/network/

Chinese (Traditional)